close

為什麼呀,有沒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呢?

考前複習,好像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遇到。

在學校遇到,在安親班遇到,回家也會不斷聽到這四個字陰魂不散的巡迴。

可是,為什麼要?

先問問幾個問題,
如果平時上課超認真,回家也有複習今日所學,
有完整的做筆記,寫功課也不含糊,
那這個人需要考前複習嗎?

如果一個人平常都隨意念書,上課隨便聽,
功課隨便寫,結果因為考前瘋狂的背誦跟寫考卷,
最後考得很好,我們該稱讚他嗎?

我總覺得刻意的考前複習有時候如果抓錯重點,
難免有點臨時抱佛腳的意味。

需不需要考前複習,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
必須先認清考試的意義。

43期的親子天下中提到,
「評量就是『學習的健康檢查』,為的是讓學習更有效率...」(p.147)

既然是健康檢查,
會有人在檢查的前一周才開始準備跑步、吃養生餐嗎?

考試評量主要是給指導者和學習者本身一個指標,
為的是了解這一階段的學習,學習者吸收得如何,
是否有能力弄懂,並運用得當。

這必須靠平日累積,不是考前特地寫考卷寫評量練生字就好。

我們常常把「複習」、「考得好」當成對課業負責的一種評分標準,
事實上是搞錯了考試的意義。

我曾認真思考過,將來我要我的孩子如何對課業負責,
最後的結論是,我只需要她不管會還是不會都願意思考,並且對學習保有好奇心,
這就是最好的態度。

倘若她總是維持這樣的態度,
即便到了考前,她依舊自在的看電影、玩遊戲,那也無妨。

因為我確定這次考試考出來的就是她的實力。

太多家長跟老師不斷要孩子考前複習是為了不讓分數太難看,
但一次次的緊逼下來,結果就是越到高年級越容易看出孩子在學習上的問題。

知識需要靠生活經驗累積,態度也是,
會做讀書計畫沒有什麼了不起,
按表操課也只能表示你很認真,
但是學習的意義和思考的本質不一定是妳了解的。

所以為什麼這麼多家長對即將改革的考題如此恐慌,
因為一旦學習的模式從死背、有標準答案到多元的作答方式,毫無邊際的考試範圍,
你跟孩子要從何複習起?

我並非完全否定複習這件事,
只是這必須建立在家長跟孩子都很清楚學習的宗旨,
上述同一期的親子天下中說得好:「父母要在乎過程甚於結果。」

老師跟孩子本身都應該如此。如果真的覺得複習是對學習負責的必要態度,
那就從每一天的良好習慣開始吧。

要讓孩子重視考試,也只需提醒他是否檢視過自己該懂的懂了沒,對於不同章節的連結是否還清楚,
如果需要,再用額外的練習題測試自己的自信是否跟現實的自我能力符合。
或者撇開用書寫的方式,和他來場充滿思考的口頭討論,一樣可以檢測孩子準備好了沒。

43期的親子天下最後提到:「比考前複習更重的是考後檢討,協助孩子將考試不會的題目弄懂,或調整學習方式,這才是『評量』的目的」。

讓孩子習慣有固定的評量檢測自己的學習習慣,
也讓孩子打穩平日正確的學習態度。

做到了,就算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dmoon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